新闻中心

园艺奇葩说(系列1)拆掉园林与园艺的篱笆墙

发布日期:2024-01-08 01:04:53作者: hth华体育app官网登录

  越来越感受到,园艺行业正在发生跨时代变化,行业间的交叉融合不断发酵,传统领域逐渐“面目全非”。凡此种种,激发记者作此系列文章,讲述一些事实,提出一些猜测。虽然部分观点或许“奇葩”,但对于明天谁也不敢打包票,与其让思想倒退,不如大胆一测。在此抛砖引玉,欢迎围观议论。

  看到题目,期待学术讨论的请冷静,冷静。此篇不谈高等院校的专业划分,而是挖一挖两个亲缘领域正发生的情愫。

  过去几个月,各大花展、园艺展粉墨登场:澳大利亚墨尔本、英国切尔西、上海、常州……接踵而至的展会火了园艺圈和朋友圈。能明显感到,近几年业内对此类展会的关注度高涨,特别是家庭园艺领域的展会。

  传统领域成长遇到天花板,投资的人对园艺消费市场趋之若鹜。记者在各大展会发现,鲜花电商、花艺联盟、盆花租摆、庭院平台等,在各类展会中频频露脸,幕后的投资者来自四面八方。

  投资者不乏传统园林人。在几大展会中经常能看到园林企业负责人现身,被大项目排挤、被招投标烦恼,他们不得不寻找新的着力点,“园艺化”成为不少企业新打出的一张牌。

  园林企业园艺化有两方面:一是专业上回归植物,更重视植物的生态性、多样性应用;二是产品上扩展元素,积极尝试利用多类型的植物产品开辟市场,例如植物墙、花境的开发。

  园艺领域的市场触角也在延伸。集团消费遭遇滑铁卢,布局个人消费市场成为主流。基于消费方式的不同,一些公司开始戒掉纯产品思维,跳出“生产——出售”的经营思路,逐步以应用案例作为营销点,带动产品营销售卖。

  既然是应用,就不乏园林设计师参与。以植物应用带动产品营销售卖,为客户提供整套服务。不过,利润点仍集中产品销售领域,因为这是其最易掌控的地方,景观是增值部分。最突出的是多肉植物景观的起势,眼下已经衍生到了家居、庭院、花艺领域。

  毫无疑问,两者相互融合都是各自领域为了避开同质化大了方向盘。有意思的是,两波从不同方面出发的人,最终走在了一起,产品模式越来越趋同。

  特别说明,这里讨论的园林与园艺较为狭义。园林是以植物景观营造为出发点,而园艺以植物生理研究为出发点。从产业链去理解,园林偏向于植物应用,园艺则偏向植物原材料生产。这些现象只是两个领域融合的一隅,不过也足以释放出行业链在优化的信号。

  经过三十多年成长发育,我国现代园林园艺行业到了重新审视定位的时期。借鉴其他几个国家、别的行业的发展经验,融合是必然之路,正值此时,历史的车轮已经碾了过来。

  在发达国家,园林与园艺显然也发生过大融合。尤其是欧式花园,在植物的搭配及养护上需要花的工夫不少,诸多专业领域仅靠园林设计的空间与线条不可能达到。

  经过长期磨合后,发达国家园林与园艺市场目下已经难解难分,合体后最大的共同市场是家庭园艺消费。其中庭院花园是主体,公共花园的市场也不弱。从英国切尔西花展就能看出,当地两个领域产业高度融合,园艺植物开发与应用唇齿相依,市场已抱团。

  当然,各国发生融合的时间节点虽然不太一致,但大多发生在国土绿化的收尾阶段,居民开始追求精神品消费的十字路口。从专业发展上去定位时间轴,二者的融合节点,多发生在容器苗大规模使用、植物景观更注重生态性及多样性的那些年。

  跳出行业来看,而今两个领域发生的融合似曾相识,与早年发生在家电、家具等诸多产业的行业改革如出一辙。

  在这些领域,也曾发生过产品生产与应用整合的阶段,其中顺利融合的企业成为行业佼佼者。宜家便是其一,眼下宜家已成为一家以方案式输出、体验式购物占领市场的综合家居服务商,最初可不是这样。

  再以宜家为例。早年业务扩张时,宜家便收购了一家大型家具制造商,这成为其发展壮大、开拓国际市场的重要一步棋,为后期宜家产品的定制化、个性化奠定了基础,有实际效果的减少了沟通及市场调研的成本。

  联合上下游领域拓展产业链的做法也在园林园艺行业发生。许多大型园林企业,在早年前买下了某一专类植物的产品研究开发权,与其植物应用优势珠联璧合,形成综合性配套产品,让不少中小企业望尘莫及。

  园林企业重视园艺产品的开发应用是好现象,其意义不亚于科研机构的品种研发,而且更为直接,便于成本控制。比如荷花与茶花的应用,都有大型园林资本在其后站台,发展势头不错。

  园艺界也在主动出击,植物原材料供应商在植物应用、集群化营销上不断发力。三届家庭园艺展之后,夏溪花木市场已变得园艺化,诸多园艺大咖进驻,形成了规模不小的产业集群带,卖花卖资产卖杂志卖咖啡……产业综合性高。

  不妨大胆预测,如果夏溪花木市场的模式,最终形成的是以园艺产品应用、消费引导带动产品交易的综合性商贸区,叫“园艺CBD”也不为过。而这种模式正在多地酝酿,最近听闻有众筹花园一说,细想之下,或许材料供应商参与众筹意愿更强,其中园艺植物生产商是大头。

  无论是园林园艺化也好,园艺园林化也罢,双方情投意合是一种趋势,其中并不是谁吃掉谁的关系。对于两个领域来说,前期联姻,更多的是合作型开发,等到举案齐眉到一定阶段后,双方便会形成一个整体,再难剥离。

  说到底,园林与园艺的融合都是回归。园林景观营造中,植物应用权重理应很高,而在植物开发过程中,也理应以应用为导向。

  初心回归是值得庆祝的好现象,不过在经历过这一番变化后,行业环境会变化,有的口被堵死,有的口会打开。两个领域相互交叉,就给产业定位、职业定位带来新气象。产业定位针对的是企业,职业定位针对的是职业人群。

  “你能否用三个关键词,或是一句话概括你的企业是做什么的?”记者最近经常会问企业负责人此问题。从纷繁复杂的答案中可发现,“平台”、“服务商”出现的频率很高。实际上,不少企业其实已不再是纯粹的产品企业,这就是产业融合后的特点。

  在市场多元化、金融范化的时代背景下,国内出现了一些“蝙蝠公司”,其主营业务变得扑朔迷离。园林园艺行业也有此发展的新趋势,各大“平台”与“服务商”背后,暗埋着一套以资产运作撬动综合性业务的线,只是有的还没到挖出来的时候。

  这样的变化无可厚非,因为产业在高度融合后,边际被打破了,格挡也被打破了。必须要格外注意的是,从业者的认知维度、职业定位理应跟随发生明显的变化:篱笆墙没有了,凭什么本事才能保住饭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