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标信息

上海消防地下污水管道成功营救三名中毒群众

发布日期:2024-02-29 21:51:40作者: hth华体育app官网登录

  2008年4月6日晚上,位于杨浦区军工路周家嘴路的一个工地上,3名地下污水管道油漆工在离地面20米的地下污水管道内进行实施工程时相继中毒晕倒。在这危急时刻,上海消防总队杨浦支队内江中队马光青、李佑军、吴良春等消防战士义无反顾地下到污水管道。

  4月6日晚,位于军工路周家嘴路建筑施工工地上,三名油漆工下到距离地面20米的地下污水管道内进行实施工程时晕倒在管道内,生死未卜,情况十分危急。

  19时35分,内江中队接到指挥中心救援报警后,甲车、抢险车迅速赶赴现场组织营救。到达现场后,只见周围站满了围观群众,遇险者的工友焦急万分,由于管道是在离地面约20米的地下,管道作业空间狭小,光线昏暗,下到管道里救援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时间就是生命!根据现场情况观察,中队指挥员当即下达了实施紧急营救命令:迅速组成二个抢险小组,一组由抢险班班长李佑军带领2名战士从正面展开营救,一组由消一班班长马光青带领2名战士迅速从200米外的管道另一个出口进行搜救。

  随着一声令下,战斗打响了!只见李佑军和马光青等官兵一步步下到管道内,营救紧张地进行着。现场的群众屏住呼吸,焦急地等待着……

  奇迹发生了。在管道的拐角处,抢险小组人员找到了第一个被困工人。而此时,被困人员已中毒晕倒, 管道入口又小,而且是垂直楼梯。营救人员只得利用担架把他吊起来,于是李佑军带领2名战士,佩带好空气呼吸器,带好担架,下到了管道内,利用绳索把被困人员固定在担架上。随着“吊升”一声指令,地面上的救援人员开始收绳索,为了不使被困人员撞在管道壁上受伤害,底下的救援人员还在下面牵引着。此时,战士们有的手指划破了,有的膝盖磕到了,可谁也没有喊苦叫累,他们心中唯一想的是早一秒把被困人员送上地面,让受困工人就多一份生的希望。

  200米外的另一组救援人员此时也已下到管道内,然而,由于不知道被困人员的具置,指挥员决定采取包夹的办法来进行搜索,抢险班班长李佑军带领战士从第一个被困人员的入口继续往前搜索,消一班班长马光青从200米外的另一头搜索,由于洞口狭小,他们只能弯着腰前行,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了,管道内光线昏暗,让施救人员怎么也看不清,他们用手摸、脚探进行拉网式仔细搜寻。

  “2名被困人员已经找到,请求支援……”在离洞口50 米多远的管道内传来马光青的求救呼叫。“把他们抬到管道口,准备好担架和救援绳索展开营救……”队长在地面指挥道。

  20时20分,消防官兵利用垂直悬吊方法,将第二名被困人员救出。由于“120”还没到场,中队官兵立即对他进行心肺复苏急救。

  20时36分,最后1名工人被救出管道。当救援人员爬上地面时,他们已疲惫不堪,战斗服也已全身湿透,当他们摘下头盔的时候,汗水已经浸湿了他们的头发,围观的群众报以热烈的欢呼!

  三名被困人员得救了,可参与营救的三名消防员却不幸中毒了。在这次抢险行动中受伤的三位消防战士的英勇行为,深深地感动了许多人。一些事故现场的目击者说:“当时情况十分紧急,可他们却义无返顾地就冲了进去,如果不是抢救及时,可能他们就没命了……”杨浦区安监局局长刘允江参与了整个救援过程,他激动地说道“我今天亲眼看到了消防官兵的英勇无畏,他们的行为令人钦佩!”

  马光青,25岁,山东济南籍,2002年12月入伍,消一班班长,二级士官,党员;

  李佑军,24岁,湖南隆回籍,2003年12月入伍,抢险班班长,一级士官,预备党员;

  吴良春,24岁,福建武夷山籍,2004年12月入伍,抢险班战士,一级士官,共青团员。

  救援归队后,马光青、李佑军和吴良春像往常一样在整理车辆器材时,突感身体不适,头晕、呕吐,全身乏力。中队干部得知情况后,考虑到他们三人长时间战斗在最前沿,队长陈彬紧急把三人送到了杨浦中心医院检查。后经诊断为轻度中毒,需住院治疗。

  消息传来,三位消防勇士的病情牵动着各级领导的心。杨浦区区委常委、副区长庄少勤,区政协副主席兼杨浦中心医院院长李国华和区安监局局长刘允江得知情况后,在支队李惠章政委等领导的陪同下第一时间赶到医院看望慰问了3名同志,并要求医院尽全力做好医疗保障,希望三名同志早日彻底康复。庄少勤副区长紧握着躺在病床上的马光青十分动情地说:“危难时刻,你们把面具让给被困工人,把生的希望留给工人,把危险留给自己,在这次救援中你们立大功了!”

  在医院,笔者采访了三名受伤的官兵,他们正在打着点滴。听医生说,他们要住院治疗一星期左右,每天要输液,还要进高压氧仓吸氧2个小时。住院后,他们还始终惦记着被困人员的情况。当得知三名被困人员也在医院抢救时,他们还不停地询问医务人员,遇险的工人抢救得怎样?他们脱离危险了没有?当得知一名工人抢救无效死亡的消息后,他们三人心情显得异常沉重。

  “第一个被困工人是在管道口发现的,当时他那个位置空气相对来说是比较流通的,当我发现他的时候已经是奄奄一息了,要是早点发现、早点报警可能就没事了……”谈起当时的营救情景,李佑军惋惜地叹息道。“由于当时洞口狭小,我们只可以弯着腰艰难前行,稍一挺直点就碰到了管道壁, 随着救援的深入,我们得知管道内开始有积水,光线也慢慢变得暗,前面究竟是啥状况,被困人员是不是倒在积水中,这不禁使我们更担心起来,为了不踩到被困工人,我们用手摸、用脚探进行搜寻,找到他们时都已经倒在了积水中,我们把空呼给他们带上,但还是晚了……”吴良春边说边摇着头。

  “他们不但在每次的灭火抢险战斗中,总是冲在最前面,在队里,三名战士的表现同样令人称道。”在接受笔者采访时,中队指导员黄晓华感慨地说道。我们也知道了更多一些关于三位勇士的故事:

  李佑军,危险时刻豁得出。作为抢险班班长,李佑军常对班里的战友说:“平时多流汗,战时才会少流血,只有全面掌握灭火救援技战术,才能在紧急关头最大限度地减少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每次上火场,他总是哪里最危险,就出现在哪里。2007年5月的一天,周家嘴路军工路口一处的煤气管道在施工时不慎被一工程车撞断。霎那间,大量煤气泄漏,刺鼻的煤气迅速扩散。由于管道压力大,煤气冲破空气所发出的尖鸣声回响四周,一旦遇上明火,后果不堪设想。面对令人窒息的煤气和随时有可能爆炸的危险,李佑军一马当先,冲向泄漏口一下子堵住已断裂的口子,及时有效地阻止事态的发展,为稀释驱散、木榫堵漏赢得了时间,最终排除了险情。李佑军不仅勇敢,他还是个“大力神”,他能从容地从火场中把煤气钢瓶一一扛出来,还曾一口气把一位煤气中毒的老人从十八楼背到一楼。在屡次灭火抢险战斗中,他总是在危机时刻冲在最前。

  马光青,业务训练显身手。“训练场上的拼命三郎,身上有使不完的劲!”这是中队所有战士对马光青的评价。作为中队业务骨干,在各项比赛中,他都勇挑重担。在2006年总队消防运动会上,他一个人报名了200米拖车、100米、四人七带三个项目。为了在春运会上取得好的成绩,只要一到训练场,他就像变了个人似的,200米拖车一跑就是几个来回,集训队官兵都说他简直就是“机器人”。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当年的比赛中,他拿到了200米拖车第一名。每年的夏季大练兵,他和战士们摸爬滚打在一起,发扬“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的拼搏精神。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水,带着班组人员玩命地练,在他的带领下,班里的战士个个勤学苦练,人人奋勇争先。

  吴良春,生活之中露真情。踏实憨厚是吴良春特有的品质,从小就崇尚军人的他来到军营后,勤学苦练、奋勇争先,个子不到一米七的他,浑身透露出精干和骁勇。他对笔者说,是部队培养锻炼了他,他只有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才无愧于部队的培养,才对得起这身警服。“我这个人闲不住,手里一闲,心里就不踏实,就会发慌……”吴良春常对战友这样说,也时常告诫自己应这样去做。因此,他在中队,保养器材、帮厨、冲洗厕所,这些事成了他的”“义务劳动”,他把内江中队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他的热心肠众所周知,无论中队谁 有事,只要他能帮得上,他都会主动伸出援助之手。住院期间,吴良春还经常去看望那两个被救工人,由于中毒比较深,他们行动都不很方便,此时,吴良春会在他们亲友不在的时候为他们端茶递水,照料他们,一起在高压氧舱接受治疗的时候,他还主动为他们带好氧气面罩,把自己的大衣盖到他们身上……

  点点滴滴的琐事,于细微处让我们正真看到了三位同志金子般可贵的品质。正是这种内在的品质,决定了在最危急的时刻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我们始终相信他们在冲向危险的时候除了尽快抢救人命外,不会有更多的杂念。因为,这样的选择,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再自然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消防战士的形象在我们眼前再次高大起来。